巍巍皇城,踽踽独行
对老北京的执念是从德云社开始的。
之前只是觉得峨峨古都,中华富贵的地方。
去年为了追星才赶到北京的,
觉得好不容易来一趟也不能浪费才订了提前的机票打算在北京玩一玩再走。
飞机落地的时候天还黑着,等我们在大栅栏下车的时候正赶上日出,天安门前正在进行升国旗。
本来没想着打卡这一项,但赶上了没有不看的道理。
天安门前看升国旗是很多人在北京一定要做的几件小事之一,人气还是挺高的。
天光一点一点打开,几排士兵穿着翠绿军礼服,一板一眼踢着正步带着国旗款款而来。
兵哥哥们超帅的!
国歌声隐隐响起,所有人都静默以待。
抬头看着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目送它缓缓停在最高点,忍不住叹息一句“生在种花家挺好的!”
看过升旗北京也已经醒了。街上已经有了兜售早餐的小摊,地道的老北京的一套豆汁儿焦圈挑逗了我们极大的好奇心。
街头打了一份分着尝了尝。
豆汁第一口喝下去腥腥的,我们还是有点并不太习惯,多喝几口倒也咂摸出了点滋味儿。
嘎嘣脆的金黄焦圈,感觉上和油条差不太多。
兜兜转转地找到酒店,休息休息尝了尝酒店供应的果木烤鸭,下午故宫走起。
不是第一次来北京,也不是第一次来故宫,这回来却是有的放矢,作为一位古琴发烧友,
为了一次打卡多张唐琴特意来故宫博物院看展览。
一场全方位介绍中国古琴文化的展览。最主要的展品为唐琴——大圣遗音琴。
大圣遗音琴制作于唐至德元年,相传为“神农式”琴,在唐琴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陪同展览的还有名琴“清籁”和“残雷”等。展览同时展示了古琴的配件琴盒、琴墨、琴谱等文物,
甚至还介绍了古琴的制作工艺,这其中也大有讲究。
这场展览在故宫的钟粹宫展览,彼时“木笔才开第一支”舒展娇艳的白玉兰花,芬芳满城。
这个展览原计划2月29日结束,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春节前后就不对外开放了,有点可惜。
从故宫出来已经差不多五点了,心心念念的三庆园晚场演出不能错过。
德云社的演出七点左右开始,现在过去刚刚好。
三庆园的牌匾在招挑林立的前门大街上并不显眼,倒是同仁堂好找,就在它旁边。
十来排的太师椅对着宽广的舞台,一张方桌一块醒木节目就开始了。
欢腾的气氛让欢乐加倍!
舞台后神气的麒麟被苏绣的手艺打造的活灵活现,古意盎然。
看到爱豆的兴奋,第二天都是乐醒的。
第二天临上飞机前还去729艺术园玩了一圈,感受一下中国青年的先锋艺术,随手拍照旅行相册就满了,可以炫耀四五天!
逛够了回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