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别梦依依到谢家
韦庄有诗云:“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那些明秀山水,让人见了就不想走。
年少时未必所有人都有“骑驴入长安”的梦想,
但没人没想过“跨马江南,桂花载酒”,那是所有中国人的文气梦想。
到苏州的第一天已经有些晚了,天光收了大半,但还没有黑的迹象。
翻翻地图实在不想浪费这半天光景,于是就近去了七里山塘。
姐姐度完蜜月回来跟我说七里山塘虽然名声在外,不过商业化气息已经很浓厚了。
十里山塘号称“神州第一街”这种不知道该不该打卡的网红景点,现在去正合适!
七里山塘有3600多米,约等于7华里,所以起名七里山塘,是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营建的。
它起自姑苏富贵地“阊门”,终于虎丘,所以有七里山塘到虎丘的说法。
七里山塘太长我们信步而走,觉得这才是十里红尘一等一的好去处。
整条街都是白墙黑瓦的姑苏古建筑,邻水而设,在夜里只有流光一样的灯火勾勒它们的剪影。
可那意化后的形象似乎更像是梦里江南。挑檐挂着的幌子招牌琳琅满目就像是旧时人家。
鲜红的灯笼没有俗气,反倒是把艺术的剪影拉回了人间,才知道还是身在红尘。
七里山塘满街飘香!人烟稠密的缝隙里都是好吃的的香气。
尤其是我这种贪食软烂甜食的小吃货,姑苏真的就是天堂,苏式点心是我心里的NO.1.
不拘季节的青团子,香甜滑腻的红豆馅碾的精细。
带着花香的金色桂花糕、银锭子一样的“定胜糕”、就连最简单的白糖年糕我也能吃一路。
七里山塘,非常好吃!
在七里山塘隔着人群抬头,皓月当空,姑苏,连月色都带着水汽。
走着走着就看到了一块写着“山塘书院”的匾额,
还在思索为什么热闹的商业街里会有书院在,就听闻里面隐隐有丝竹作响.
是了,这里的书该是“说书”的书,看导航这里应该是一处演绎苏州评弹的剧院。
所谓评弹就是评话加弹词,是江南一种说书讲故事的形式。
和北方醒目拍桌,一人独坐的形式迥异其趣。
那也是苏州样的温软。
和老苏州人一起挤进去听,就着甘甜龙井,别有风味。
台上一男一女比肩而坐,男人怀抱三弦,女人手弹琵琶,红口白牙拿软糯吴语唱尽世间冷暖。
一出《方卿羞姑》演尽了世态炎凉,演活了尖酸刻薄。吴侬软语北方人听终归是有点吃力的,
但咿呀水调醉魂苏骨,骂人的情节听在耳朵里也是享受。
或许,这就是林妹妹使着小性也惹人怜爱的缘故吧。
三弦灵动俏皮,琵琶清丽缠绵,一唱一和就像这江南一样醉人。
听完评弹已是很晚,街上的人开始变得稀疏,我们终归是没有毅力走到虎丘的,堪堪到了一半就打道回府了。
苏州,明天见吧!
发表评论